乡村牧师日记 正片
分类:剧情片 剧情,悬疑地区:法国年份:1951
主演:克罗德·莱杜,JeanRiveyre,AdrienBorel,瑞秋·贝伦特
导演:罗伯特·布列松
更新:2025-03-25 20:04
简介:一个青年牧师在日记中向上帝袒露心声。年轻的牧师(Claud..一个青年牧师在日记中向上帝袒露心声。年轻的牧师(ClaudeLaydu饰)初到村庄,感受到这里的寒冷和孤苦,他怀着一腔热忱,希望用自己的力量教化众生,令人们更加虔诚,但和村人接触之下他才发现,他们浅薄、功利,有的村民连妻子葬礼都不肯花钱,大多数人根本不关心自己的灵魂是否被拯救,反倒质疑他的献身精神。唯有一位伯爵夫人,因为难以纾解丧子之痛,找来牧师长谈,从而得到开解。但在村子的大环境下,他仍时时感到徒劳无功,他自己的迷茫和痛苦连上帝都救拔不了。长期抑郁之下,牧师渐渐吃不下东西,最后发现自己得了胃癌,终于孤独地死去。影片《乡村教士日记》在电影史上的意义在于它为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方式提供了独特的范例。法国作家贝尔纳诺斯(18881948)的日记体同名原著,以冷峻的笔调描写了宗教精神与道德沉沦的抗衡,塑造了近乎耶稣基督的忍辱负重自我牺牲的殉道者形象,表现了忠于神职的乡村教士日月如斯的磨难和忧虑,揭示了内心的搏斗、对人生使命的怀疑和爱的本能。这是一部探索灵魂、表现人的心灵的宗教小说,颂扬人类的精神价值是这部作品的基调。“影坛怪杰”布莱松独辟蹊径,在银幕上“如实”复现了这部“一流的心灵戏剧”。文学作品化为银幕形象的通常方式是从原著中猎取情节、人物和鲜明的外部动作素材,构成一部“视觉化”的、在戏剧性上获得新平衡的影片。但是,布莱松的观念是:“一部卓越的文学作品的现实就是这部作品本身,文学作品的描述无法离开文字。”他决心把握主干,忠实于原著。因此,他声称自己的别具一格的改编策略是:仅作删减,绝无增添;尊重原著文字,突出文学性。这是与“自由型”改编迥然相异的“忠实型”改编。正如法国影评家安德烈巴赞所言,“这不是带着深深的敬意自由地汲取素材,以便拍摄一部与原著并峙的影片;而是依据原小说,通过电影形式,构造一部次生详情